美國MotionMonitor是套一站式交鑰匙3D運動捕捉系與分析統(tǒng),旨在集成各種硬件,包括但不限于運動跟蹤器、EMG(肌電圖)、測力臺、儀器式跑步機、儀器式樓梯、手傳感器、EEG腦電圖、定量腦電圖(quantitative EEG,qEEG)系統(tǒng)、數(shù)字視頻、事件標記和其他模擬設(shè)備、虛擬現(xiàn)實和觸覺設(shè)備,同時完全實時同步采集、分析多源數(shù)據(jù)。
我們進行現(xiàn)場安裝和培訓,旨在專注于您的特定應用,目標是收集有意義的數(shù)據(jù)。
運動計劃,如我們要拿起手機,需要指揮手移到**距離(計劃運動的軌跡),然后才能拿到手機。運動計劃中,核心編碼可能是位置編碼,即在運動中以目標的位置作為導向而運動,而非肌肉的作用力大?。阂院镒訛閷嶒灒钄嗪镒拥膫魅肷窠?jīng)(讓猴子無法感知到外界施加的阻力)并將它們放置到漆黑環(huán)境中(阻斷視覺輸入),讓它們完成“轉(zhuǎn)動肘關(guān)節(jié)到相應位置”的任務——其中,一批猴子沒有受到外力阻礙,另一批猴子受到外力阻礙其手肘運動但過一會兒后撤銷(注意,由于切斷了感覺輸入,猴子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手肘使力被外力抵消了)。如果運動是靠著使力大小完成的(如旋轉(zhuǎn)手腕到相應的位置大概需要多大的力量),那么后面一批猴子會無法完成任務,因為它們確實使了這么大的力,而這些卻被無法知覺的外力抵消了。如果兩批猴子都能夠完成任務,說明運動計劃的核心編碼是目標位置(主要是靠目標的位置來完成運動計劃的)。
這項實驗的后續(xù)是,用正常的猴子(沒有受到傳入神經(jīng)阻滯的)做實驗,同樣的環(huán)境(漆黑),變化的是,在過程中用外力移動猴子的肢體,使得其初始位置發(fā)生變化。后觀察發(fā)現(xiàn),猴子在將肢體挪到目標位置的過程是:先將肢體挪回初始位置,再移到目標位置。這項實驗結(jié)果證明了位置編碼在運動計劃中的作用之大。
一個更為有趣的小實驗證明了我們透過知覺來加工距離會扭曲真實的距離,而肌肉運動卻能夠真實地估計距離:任務一,讓你的朋友在距離你6-12米的位置放一個物體,然后讓你的朋友朝著物體前進,當你覺得朋友與物體的距離等于你與該物體的距離時,讓朋友停下;任務二,讓你的朋友將物品放置在距離你6-12米遠的地方,然后你閉上眼,試著走到物體的位置。任務一和任務二相比,任務一估計的距離誤差遠遠大于任務二,其實也就是說,我們通過視覺來估計距離,是一種高度壓縮的距離知覺,會讓我們以為物體比它們真實的位置要遠